不刊之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不能更改的论断。
出处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例子故曰:民智者,富强之原。此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严复《原强》)
基础信息
拼音bù kān zhī lùn
注音ㄅㄨˋ ㄎㄢ ㄓ ㄌㄨㄣˋ
繁体不刊之論
正音“论”,不能读作“lún”。
感情不刊之论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
辨形“论”,不能写作“伦”。
辨析不刊之论和“不易之论”;都可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但不刊之论形容至理名言;不可磨灭;“不易之论”形容论断或意见正确;不可改变。
近义词天经地义、不易之论
反义词无稽之谈、不经之谈
英语opinion that holds tru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秋高气和(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意思解释)
- 催人泪下(意思解释)
- 浪迹江湖(意思解释)
- 落叶归根(意思解释)
- 敬业乐群(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不刊之论的意思解释、不刊之论是什么意思由字词通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乘风破浪 |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