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盗跖之物盗跖之物的意思
dàozhízhī

盗跖之物



盗跖之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例子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zhí zhī wù

注音ㄉㄠˋ ㄓˊ ㄓ ㄨˋ

繁体盗蹠之物

感情盗跖之物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赃物。

谜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盗跖之物的意思解释、盗跖之物是什么意思由字词通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章甫荐履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目不忍见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不得而知 得:能够。无从知道。
隳肝沥胆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常年累月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水中捞月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指手划脚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贤母良妻 见“贤妻良母”。
礼坏乐缺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卑鄙龌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气味相投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故态复萌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心小志大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欧风美雨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华不再扬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穷愁潦倒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止戈兴仁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光怪陆离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