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例子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晋书 向秀传》
基础信息
拼音jī shān zhī zhì
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ㄓˋ
感情箕山之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近义词箕山之节、箕山之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圆颅方趾(意思解释)
- 释车下走(意思解释)
- 鸥鸟不下(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一网打尽(意思解释)
- 二缶钟惑(意思解释)
- 蛮不讲理(意思解释)
※ 箕山之志的意思解释、箕山之志是什么意思由字词通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十万火急 |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
安适如常 | 平安舒适像正常情况一样。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
牛星织女 | 即牛郎织女。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翼翼飞鸾 | 指飞翔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