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宰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出处《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例子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在家丰衣足食,肥马轻裘,紫蟹黄鸡,山肴海味,称不得是个山中宰相!”
基础信息
拼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注音ㄕㄢ ㄓㄨㄥ ㄗㄞˇ ㄒ一ㄤˋ
感情山中宰相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声不响(意思解释)
- 动天地,感鬼神(意思解释)
- 月明千里(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意思解释)
- 坚强不屈(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材轻德薄(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山中宰相的意思解释、山中宰相是什么意思由字词通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引物连类 |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它事物。 |
信口开合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穷年累世 | 形容时间长久。 |
所作所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绝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
拔毛连茹 |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举措不当 |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