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珠歌
[宋代]:张伯端
贫儿衣中珠,本自圆明好。
不会自寻求,却数他人宝。
数他宝,终无益,
只是教君空费力。争如认取自家珍,
价值黄金千万亿。此宝珠,
光最大,遍照三千大千界。
从来不解少分毫,刚被浮云为障碍。
自从认得此摩尼,泡体空花谁更爱。
佛珠还与我珠同,我性即归佛性海。
珠非珠,海非海,
坦然心量包法界。任你尘嚣满眼前,
定慧圆明常自在。不是空,
不是色,内外皎然无壅塞。
六通神慧妙无穷,自利利他宁解极。
见即了,万事毕,
绝学无为度终日。怕兮如未兆婴儿,
动止随缘无固必。不断妄,
不修真,真妄之心总属尘。
从来万法皆无相,无相之中有法身。
法身即是天真佛,亦非人兮亦非物。
浩然充塞天地间,只是希夷并恍惚。
垢不染,光自明,
无法不从心里生。心若不生法自灭,
即知罪福本无形。无佛修,
无法说,丈夫智见自然别。
出言便作狮子鸣,不似野牛论生灭。
貧兒衣中珠,本自圓明好。
不會自尋求,卻數他人寶。
數他寶,終無益,
隻是教君空費力。争如認取自家珍,
價值黃金千萬億。此寶珠,
光最大,遍照三千大千界。
從來不解少分毫,剛被浮雲為障礙。
自從認得此摩尼,泡體空花誰更愛。
佛珠還與我珠同,我性即歸佛性海。
珠非珠,海非海,
坦然心量包法界。任你塵嚣滿眼前,
定慧圓明常自在。不是空,
不是色,内外皎然無壅塞。
六通神慧妙無窮,自利利他甯解極。
見即了,萬事畢,
絕學無為度終日。怕兮如未兆嬰兒,
動止随緣無固必。不斷妄,
不修真,真妄之心總屬塵。
從來萬法皆無相,無相之中有法身。
法身即是天真佛,亦非人兮亦非物。
浩然充塞天地間,隻是希夷并恍惚。
垢不染,光自明,
無法不從心裡生。心若不生法自滅,
即知罪福本無形。無佛修,
無法說,丈夫智見自然别。
出言便作獅子鳴,不似野牛論生滅。
唐代·张伯端的简介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
► 张伯端的诗(95篇) 〕
明代:
郑善夫
此日经过高盖下,忽忆去年高盖峰。秪见黄花似往日,那堪衰鬓向秋风。
烟霞不断重阳路,勋业犹疑三径松。旧国萧条岁复晏,布袍芒屩意何穷。
此日經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鬓向秋風。
煙霞不斷重陽路,勳業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複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明代:
童轩
丹山出异鸟,文采光陆离。高飞薄霄汉,虞网巧空施。
昔当有虞氏,此鸟曾来仪。一鸣恊韶乐,千载应昌期。
丹山出異鳥,文采光陸離。高飛薄霄漢,虞網巧空施。
昔當有虞氏,此鳥曾來儀。一鳴恊韶樂,千載應昌期。
明代:
朱应辰
婆饼焦,小麦黄熟长齐腰。刈麦作饼婆为喜,岂料南山日日雨。
雨多麦损不可食,虽欲婆嗔那复得。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
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複得。
宋代:
葛立方
破纽绝络兮民不支,不了兰藏兮举世无医。病在腠兮废汤熨,未至血脉兮乃施针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阴阳倒置兮寒凉逆施。内实兮饵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内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两汉:
佚名
望秋高梨岭,星下莆阳,庆生贤哲。问瑞蓂留两荚。小试宏才,暂劳雕邑,布阳春仁泽。庭有驯禽,村无吠犬,稻黄连陌。最是邦人,合掌顶戴,萱草年华,蟠桃春色。却笑仙翁,觅丹砂金诀。德满人间,诏来天上,看寿名俱得。岁岁霞觞,凤凰池畔,贺生辰节。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诏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觞,鳳凰池畔,賀生辰節。
宋代:
吕本中
侯喜学诗新有声,坐中忽遇老弥明。故知麦饭与藜藿,不识虞卿醒酒鲭。
侯喜學詩新有聲,坐中忽遇老彌明。故知麥飯與藜藿,不識虞卿醒酒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