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篁调啸引
[唐代]:李贺
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伶伦采之自昆丘,
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唯留一管人间吹。
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請說軒轅在時事,伶倫采竹二十四。伶倫采之自昆丘,
軒轅诏遣中分作十二。伶倫以之正音律,軒轅以之調元氣。
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鹹相随,唯留一管人間吹。
無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 李贺的诗(207篇) 〕
清代:
孙原湘
炉烟摇漾奈风何,似妾心头委曲多。担得虚名招嫉妒,悔因坚约致蹉跎。
双关语秘瞒青鸟,一尺身悬抵绛河。剩有悲愁相对分,不忙时节定来过。
爐煙搖漾奈風何,似妾心頭委曲多。擔得虛名招嫉妒,悔因堅約緻蹉跎。
雙關語秘瞞青鳥,一尺身懸抵绛河。剩有悲愁相對分,不忙時節定來過。
宋代:
张镃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
孤棹溯霜月,還過阖廬城。系船楊柳,橋畔吹袖晚寒輕。
百尺層台重上,萬事紅塵一夢,回首幾周星。風調信衰減,親舊總凋零。
宋代:
赵孟坚
二祖霜台有烈声,传家文宪见先生。
刚而不折松筠寿,贫弗滥求冰玉清。
二祖霜台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
明代:
郑真
水郭人家处处幽,太平久已息边筹。箜篌曲奏虹桥月,刁斗声传雉堞秋。
展席恍惊珠露滴,据床遥指玉绳流。封书欲寄南飞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水郭人家處處幽,太平久已息邊籌。箜篌曲奏虹橋月,刁鬥聲傳雉堞秋。
展席恍驚珠露滴,據床遙指玉繩流。封書欲寄南飛雁,翠竹窗西人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