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九华山
[唐代]:谭铢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憶聞九華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窺仰會無緣。
罷職池陽時,複遭迎送牽。因茲契誠願,矚望枕席前。
況值春正濃,氣色無不全。或如碧玉靜,或似青霭鮮。
或接白雲堆,或映紅霞天。呈姿既不一,變态何啻千。
巍峨本無動,崇峻性豈偏。外景自隐隐,潛虛固幽玄。
我來暗凝情,務道志更堅。色與山異性,性并山亦然。
境變山不動,性存形自遷。自遷不阻俗,自定不失賢。
浮華與朱紫,安可迷心田。
唐代·谭铢的简介
谭铢,唐文学家。一作谈铢,吴郡(今苏州)人。初为广文生,尝习佛学。武宗会昌元年(841)登进士第,曾为苏州鹾院官。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前后,又任池阳地方官,作《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罢职后,游九华山,题诗云:“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历经仕路沉浮,性转淡泊。《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
► 谭铢的诗(2篇) 〕
明代:
尹台
匡庐秀出九江水,揽结天池翠几重。万壑云开青锦绣,千峰日照紫芙蓉。
危林袅雾晴兼合,飞瀑垂虹断忽逢。北望长安忻在目,朝氛莫遣蔽高舂。
匡廬秀出九江水,攬結天池翠幾重。萬壑雲開青錦繡,千峰日照紫芙蓉。
危林袅霧晴兼合,飛瀑垂虹斷忽逢。北望長安忻在目,朝氛莫遣蔽高舂。
:
陈振家
腹有文章值几文,长缨闲置笑终军。南来早定由天意,且牧青山与白云。
腹有文章值幾文,長纓閑置笑終軍。南來早定由天意,且牧青山與白雲。
明代:
林俊
海山屈蟠树如织,宝瓮金茎露犹滴。一度春风一度花,如此风光那会得。
武陵天台云锦堆,禹粮尧韭同苍苔。伐毛洗髓即年岁,对花食实能几回。
海山屈蟠樹如織,寶甕金莖露猶滴。一度春風一度花,如此風光那會得。
武陵天台雲錦堆,禹糧堯韭同蒼苔。伐毛洗髓即年歲,對花食實能幾回。
宋代:
陈纪
屋角难声一岁分,起搔吟鬓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无私草木春。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鬓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
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闾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清代:
顾太清
冒雪冲寒,崎岖路、马蹄奔走。望不尽、远山冠玉,六花飞凑。
碧瓦遥瞻心似剖,殡宫展拜浇杯酒。哭慈亲、血泪染麻衣,斑斑透。
冒雪沖寒,崎岖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殡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